咨询电话
0208-61346806
电 话:0208-61346806
传 真:081-94726064
邮 箱:admin@lejingda.com
地 址:湖南省株洲市耀州区滨大大楼991号

微信扫一扫
我心中的文学文 / 冯骥才朗读 / 李静(一) 有人说我是文学的幸运儿,有人说我是福将,有人说我时运极佳,说话的朋侪们,自然还尚有深意的潜台词。 我却相信,谁曾是生活的不幸者,谁就有条件成为文学的幸运儿;谁让生活的祸水一遍各处洗过,谁就有可能成为看上去亮光光的福将。当生活把你肆意掠夺一番之后,才会把文学馈赠给你。文学是生活的苦果,哪怕这果子带着甜滋滋的味儿。
我是在十年大动乱中发展起来的。生活是严肃的,它没戏弄我。因为没有崎岖的生活的路,没有磨难,没有牺牲,也就没有真正有力、有发现、有价值的文学。
相反,我时常怨怪生活对我过于厚爱和宽恕,如果它把我推向更深的底层,我可能会找到更深刻的生活真谛。在享乐与受苦中间,真正有志于文学的人,肯定是心甘情愿地选定后者。
因此,我又认可自己是幸运的。 这场大动乱和大厘革,使社会由平面酿成立体,由单一酿成纷纭,在龟裂的表层中透出底色。
底色往往是本色。江河湖海只有在波掀浪涌时才显出潜在的一切。凡履历这巨变又大彻大悟的人,肯定能获得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。因为教训的价值并不低于乐成的履历。
我从这中间,学到了太平盛世一百年也未必能学到的工具。所以当我们拿起笔来,无须自作多情,装腔作势,为赋新诗强说愁。
心田充实而丰满,要的只是简练又准确的语言。我们似乎只消把耳闻目见如实说出,就比最富有想象力的古代作家虚构出来的还要感人心魄。
而首先,我获得的是庄严的社会责任感,并发现我所能用以尽责的是纸和笔。我把这责任注入笔管和胶囊里,笔的分量就重了;如果我再把这笔管里的一切倾泻在纸上——那就是我希望的、我追求的、我心中的文学。
生活一刻不停地变化。文学追踪着它。 思想与生活,犹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从山坡上疾驰而下的马车,说不清是马拉着车,还是车推着马。
作家需要伸出所有探索的触角和感受的触须,永远探入生活深处,与同时代的人一同苦苦思求通往理想中幸福的明天之路。如果不这样做,高尚的文学就不复存在了。 文学是一种使命,也是一种又苦又甜的终身劳役。无怪乎常有人骂我傻瓜。
不错,是傻瓜!这世上多数的事情,就是种种各样的傻子和呆子来做的。(二) 文学的追求,是作家对于人生的追求。 寥廓的人生有如茫茫的大漠,没有门路,更无向导,只在心里装着一个优美、遥远却看不见的目的。
怎么走?不知道。在这漫长又艰辛的跋涉中,有时会由于不辨方位而困惑;有时会由于孑立而犹豫不前;有时自信心填满胸膛,气壮如牛;有时用拳头狠凿自己空空的脑壳。无论兴奋、自足、自满,还是灰心、自卑、忏悔,一概都曾占据心头。
情绪好像气候,时暖时寒;心境似乎天空,时明时暗。这是信念与意志中单薄的部门屠杀。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克服外界难题的同时,又在克服自我的障碍,才气向前跨出去。
社会的前途大家配合奋斗,小我私家的门路还得自己一点点开拓。一边开拓,一边行走,至死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。真正的人都是用自己的事业来追求人生价值的。
作家还要直接去探索这价值的寄义。 文学的追求,也是作家对于艺术的追求。 在艺术的荒原上,同样要履历找寻路途的辛苦。所有前人走过的门路,都是身后之路。
只有在玩玩乐乐的旅游胜地,才有早已准备停当的轻车熟路。严肃的作家要给自己的生活发现,缔造适用的表达方式。
严格地说,每一种方式,只适合它特定的表达内容;另一种内容,还需要再去探索另一种新的方式。 文学不允许类似,无论与别人,还是与自己。作家连一句用过的精彩的格言都不能再在笔下重现,否则就有抄袭自己之嫌。 然而,凌驾别人不易,凌驾自己更难。
一个作家凭仗小我私家奇特的生活履历、感受、发现以及美学看法,可以凌驾别人,这凌驾实际上也是一种区别。但他一旦亮出自己的面目,若要再来区别自己,换上一副嘴脸,就难上加难。
因此,大多数作家的成名作,即是他创作的峰巅,如果要逾越这峰巅,就像使自己站在自己肩膀上一样。有人设法幻化艺术形式,有人忙于充填生活内容。
可是单靠艺术翻新,最后只能使作品酿成轻飘飘又炫目的躯壳;急于从生活中捧取产儿,又非今夕明朝就能获得。艺术是个斜坡,中间站不住,不是爬上去就是滑下来。
每个作家都要履历创作的苦闷期。有的从苦闷中走出来,有的在苦闷中垮下去。任何事物都有局限,局限之外是极限,人力只能到达极限。
横竖早晚有一天,我肯定会黔驴技穷,蚕老烛尽,只好自己模拟自己,读者就会对我大叫一声:“老冯,你到此为止啦!”就像俄罗斯那句谚语:老狗玩不了新名堂!文坛的更迭就像大自然的淘汰一样无情,于是我整个身躯便划出一条不大美妙的抛物线,给文坛抛出来。这并没关系,只要我曾在那里边留下一点点什么,就知足了。 在世,却没白白地在世,这即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慰藉。
同时,如果我以一生的努力都未给文学添上什么新工具,那将是我毕生最大的憾事! 我会说我:一个笨蛋!冯骥才先生的长篇小说新作《艺术家们》已由人民文学出书社出书(三) 一个作家应当具备哪些素质? 想象力、发现力、感受力、洞察力、捕捉力、判断力,活跃的形象思维和严谨的逻辑思维;尽可能庞杂的生活知识和尽可能全面的艺术素养;要巧、要拙、要灵、要韧,要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心,要对千形万态事物所独具的细节异常敏感,要对形形色色人的音容笑貌、举止动念,抓得又牢又准;还要对这一切,最磅礴和最细微的,有形和无形的、运动和静止的、清晰繁杂和朦胧一团的,都能准确地表达出来。笔头有如湘绣艺人的针尖,结构有如拿破仑摆阵,手中好像真有邪术,把所有无生命的工具勾勒得活龙活现。还要感受敏捷、情感丰满、境界富厚。
作家心田是个小舞台,社会舞台的小模型,生活的一切经由艺术的浓缩,都在这里重演,而且它还要不停幻化人物、场景、气氛和情趣。作家的能力最高体现为,在这之上,缔造出崭新的、富有典型意义和审美价值的人物。 我具备其中几多素质?缺几多不知道,知道也没用。
先天匮乏,后天无补。然而在文学艺术中,短处可以变化为优点,缺陷是造成某种气势派头的必备条件。左手书家的字、患眼疾画家的画、哑嗓子的歌手所唱的沙哑而迷人的歌,就像残月如弓的美色不能为满月所替代。
不少缺乏鸿篇巨制结构能力的作家,成了机巧精致的短篇大师。没有一个条件齐全的作家,却有各具优长的艺术。作家还要有种能耐,即认识自己,扬长避短,发挥优势,使自己的气质成为艺术的特色,在成就了艺术的同时,也成就了自己。
认识自己并不比认识世界容易。作家可以把世人看得一清二楚,对自己往往糊糊涂涂,并不清醒。
我写了种种各样的作品,至今不知哪一种属于我自己的。有的偏于哲理,有的偏重抒情,有的伤感,有的戏谑,我竟以为都是自己——伤感才是我的气质?快乐才是我的化身?我是深思还是即兴的?我怎么忽而古代忽而现代?忽而异国情调忽而乡土风味?我好比瞎子摸象,这一下摸到坚实粗壮的腿,另一下摸到又大又软的耳朵,再一下摸到无比尖锐的牙。哪个都像我,哪个又都不是。
有人问我气势派头,我笑着说,这不是我体贴的事。我全力要做的,是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读者。气势派头不仅仅是作品的外貌,它是庞大又和谐的一个整体。它像一小我私家,清清楚楚、实实在在地存在,又难以明显白白说出来。
作家在作品中除去形貌的许许多多生命,另有一个生命,就是作家自己。气势派头是作家的气质,是活脱脱的生命的气息,是可以感受到的一个独个的灵魂及其特有的美。 于是,作家就把他的生命化为一本本书。
到了他生命完结那天,他所写的这些跳动着心、流动着情感、燃烧着恋爱和散发着他奇特气质的书,仍像作家本人一样留在世上。如果作家留下的不是自己,不是他真切感受到的生活,不是缔造而是仿造,那自然要为后世甚至现世所废弃了。 作家要肯把自己交给读者。
写的就是想的,不怕自己的未来可能阻挡自己的现在。拿起笔来的心情有如虔诚的圣徒,圣洁又坦率。思想的规则是纯正,内容的规则是真实,艺术的规则是美。
不以文章完善自己,宁愿否认和推翻自己而完善艺术。作家批判世界需要勇气,批判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。读者希望在作品中看到真实却纷歧定完美的人物,也愿意看到真切却可能是自相矛盾的作家。在舍弃自己的一切之后,文学便油然降生,就像太阳燃烧自己时才放出灼烁。
如果作家把自己化为作品,作品上的署名,便像身上的肚脐儿那样,无关紧要,完全没用,只不外在习惯中,没有这姓名不算一个齐全的整体而已——这是句笑话。我是说,作家不需要在文学之外再享有什么了。这即是我心中的文学!。
本文关键词:AOA官方入口,冯骥,才,《,我心中的文学,》,文学,是,一种
本文来源:AOA官方入口-www.lejingda.com
- 2023/04/15冯骥才《我心中的文学》:文学是一种又
- 2023/04/15室内装修除了刷白漆,另有此外装饰么?
- 2023/04/15迷幻色彩 | 俄罗斯艺术家弗拉基米尔·穆
- 2023/04/15现在大家都不看报纸了,报业公司靠什么